乾隆的帝王术

投资10元一小时赚5000
新闻动态
栏目分类
乾隆的帝王术
发布日期:2025-10-08 13:14    点击次数:72

图片

文 / 子玉

乾隆皇帝是清朝秘密建储制度执行后第一个即位的皇帝,虽然过程极为顺利,但由于没有储君生涯的积累所以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心腹班底,只能全盘接收雍正时代的老臣,而以张廷玉和鄂尔泰为代表的老臣却对乾隆的皇权形成了极大的制约,尤其是这两人分别代表满汉势力导致朝廷内耗不断的情况下,乾隆就更得对老爹的这两位宠臣进行一定的制衡。乾隆也正是在打击张廷玉和鄂尔泰的过程中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帝王术,塑造了绝对的威望。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终年58岁。接着,宝亲王弘历就遵从雍正传位诏书的意志接受了众人的跪拜,是为乾隆帝。在接受了众人的跪拜之后,乾隆当场宣布,遵从皇考的遗旨令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辅政,形成了宗室和满汉大学士共同辅政的格局。

而且,这四个人都被雍正所高度评价,雍正认为:张廷玉常年负责上谕的起草,不仅效率极高,且每次都能写到他的心里;鄂尔泰才干突出,属于不世出的名臣;庄亲王此人虽然少了些担当,但处事却相当谨慎;果亲王性格忠直,也是有用之才。

随后,乾隆还以雍正遗诏的形式对雍正生前作出的将张廷玉和鄂尔泰配享太庙的承诺予以保证。乾隆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争取以张廷玉和鄂尔泰为代表的满汉大臣对自己的支持、效忠。

同时,乾隆对宗室也是各种拉拢。乾隆即位之后,宗室弘字辈的人按照惯例都主动要求改名,但乾隆却表示,不想让大家麻烦,就算了。对于庄亲王允禄和果亲王允礼,乾隆不仅赐他们食亲王双俸,还强调,以后除了正式场合之外,以庄亲王和果亲王为代表的叔叔辈的人对他不必行君臣之礼。

很明显,乾隆此举不仅是为了拉拢庄亲王和果亲王,更是为了拉拢整个宗室。在拉拢宗室方面,乾隆还做了这些工作:要求册文中对于自己的叔、兄皆当称叔、兄,对于弟侄以下的则称“尔”;对雍正朝被处分的宗室成员予以赦免并重用,比如在雍正朝被圈禁的弘升,乾隆不仅将其释放,还加封其为贝勒。

以上不管是对张廷玉、鄂尔泰还是宗室诸成员的拉拢,乾隆都是想完成雍正朝到乾隆朝的顺利过渡。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乾隆没有做过储君,也没有在为亲王期间深度参与政治,所以根本没有自己的权力基础,他不得不拉拢以上人员以维护皇权。

但现实情况却是,不管是张廷玉还是鄂尔泰,他们在雍正朝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在乾隆朝,其权力和家族势力就进一步得到了扩张,逐渐让皇帝感受到了压力。

先说张廷玉。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四十三年(1704)奉旨值南书房。雍正即位之后张廷玉更是不断升迁,先是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不久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并调任户部,雍正四年(1726)授文渊阁大学士,五年(1727)进文学殿大学士,六年(1728)进保和殿大学士,八年(1730)为军机大臣。

在军机处成立之后,其规章制度、流程都是张廷玉所一手起草、制定的。雍正对于张廷玉不仅是赏识,简直就是宠信,这从他在雍正九年(1731)赐给张廷玉“赞猷硕辅”的匾额这一行为就能看出来。

至于张廷玉的业务能力到底有多强,我们通过一件事就能看出来,有一次张廷玉因为生病请假了,雍正就对身边人说,“朕连日臂痛,汝等知之乎”,在身边人都以为雍正确实是物理病痛的情况下雍正却解释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痛而何?”

能让雍正这位政治强人到了离不开的地步,可见张廷玉业务能力是确实强。也正是因为张廷玉业务能力突出,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同时又特忠诚,所以雍正才在雍正八年(1730)的时候作出了让张廷玉和鄂尔泰配享太庙的决定,雍正表示:“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著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除了重用张廷玉和鄂尔泰本人,两人的儿子也被雍正所重用,比如,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和鄂尔泰的儿子鄂容安都曾出任过军机章京。

直到驾崩,雍正对张廷玉和鄂尔泰二人的宠信都一直不变,认为这两人是清朝的贤大臣。

至于雍正为何对二人如此宠信则不仅是因为工作的需要,雍正更是想将张廷玉和鄂尔泰树立为满汉大臣中的忠君样板,以调浓大臣们对他的忠诚指数。

乾隆即位之后不仅以雍正遗诏的形式对张廷玉配享太庙一事予以保证,同时对张廷玉是继续重用,以重用雍正朝的人事来强调乾隆朝对于雍正政治的继承。

当然,乾隆也给予张廷玉各种恩赐,比如在乾隆二年(1737)的时候封张廷玉和鄂尔泰为三等伯,六年(1742)张廷玉七十大寿的时候,乾隆又御赐“调元锡祉”四个字,同时还撰写了对联、赋诗一首送给张廷玉。

只是,通过张英、张廷玉父子的连续积累,以及皇帝对于他们的过分宠信,张家的成员也大量渗入清王朝的政治系统中,至乾隆前期,张氏一门登仕者就有19人,对此,张廷玉就曾得意地说:“自先父端(张英)而下,三世入翰林者凡九人,同祖者二人,是廷玉一门受圣朝恩至深至厚。”

另外,与张家世代联姻的桐城姚氏在朝中为官的人也不少。

也就是说,以张家和姚家为代表的桐城人在清朝已经发展为一股强大势力,用张廷玉形容桐城人中举、出仕情形的话来说就是,“甲于天下”,外边的舆论甚至认为,“桐城张姚二姓,占却半部缙绅”。

张家如此之盛只会让乾隆感受到压力,这也为张廷玉后来被乾隆所重点打击埋下了伏笔。

再说鄂尔泰。鄂尔泰,姓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和张廷玉所不同的是,鄂尔泰在康熙朝一直是默默无闻,只是一个内务府员外郎的小官,但由于其为人和能力被雍正所认可,所以在雍正即位之后就得以迅速升迁。雍正元年(1723),鄂尔泰被任命为江苏布政使,此后又历任广西巡抚、云南巡抚、云贵总督、云贵广西总督等大员。雍正十年(1732),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入阁办事,位居首席军机大臣。

图片

鄂尔泰在雍正朝开始崛起

图源/剧照

鄂尔泰对雍正朝最大的贡献就是,保证了雍正“改土归流”政策的落地。

但是呢,由于鄂尔泰长期出任地方大员,后来又执掌内阁,所以也就笼络了一大批士人,满人精英都聚集在了鄂尔泰周围。鄂尔泰的圈子成员分别有,庄亲王允禄、公哈达哈、军机大臣海望、湖广总督迈柱、河道总督高斌、工部尚书史贻直、巡抚鄂昌、总督张广泗、御史仲永檀、陕西学政胡中藻等人。

由于张廷玉和鄂尔泰分别代表汉人和满人阵营,所以这两个圈子之间的博弈也就不可避免,而这两个圈子明争暗斗的结果就是,使朝廷长期陷入内耗之中。

可见,乾隆虽然没有来自宗室的压力,但雍正却也因为过度宠信张廷玉和鄂尔泰二人,给儿子人为制造了来自大臣的压力。

所以,乾隆不管是出于塑造皇权威望的需要,还是结束朝堂内耗的政治需求,都必须对张廷玉和鄂尔泰予以敲打。

相比张廷玉,鄂尔泰的出局相对简单。由于儿子鄂容安和心腹仲永檀两人交流留中密奏疏稿内容的事被揭发,鄂尔泰也被连带,被乾隆所敲打,乾隆表示:“朕从前能用汝,今日能宽汝,将来独不能重治之罪乎!”

乾隆十年(1745),鄂尔泰去世,但乾隆仍然履行了将其配享太庙的承诺。

对于张廷玉的打击,乾隆则是采取文火慢炖的方式。乾隆二年(1737),乾隆同意张廷玉辞去户部事务,只兼管吏部。接着,乾隆又停止了张氏核心成员在职场的升转,乾隆十年(1745),在鄂尔泰去世之后,乾隆又将心腹讷亲升为首席军机大臣以制衡张廷玉,次年(1746)十月,乾隆又进一步要求,张廷玉不必每天上班打卡,允许其居家办公。

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乾隆同意张廷玉辞去兼管的吏部事务,次年(1749)十一月,又同意张廷玉退休。

可见,乾隆对于张廷玉的处置是经历了一个从重用、到制衡、最后再让其彻底出局的过程。

按说这个结果其实已经不错了,张廷玉完全可以凭借多年所积累的资历和财富享受余生,坐等配享太庙,给人生来一个完美的收尾。但是呢,张廷玉接下来的行为却有点让人看不懂,导致直接激怒了乾隆。由于在退休时张廷玉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敏感、脆弱,因此张廷玉就非常担心他能否配享太庙的事,于是,他就去见乾隆让皇帝给自己一个承诺。乾隆呢,也没和他计较,也就给了他承诺。只是,张廷玉在得到皇帝的承诺之后却没有亲自去谢恩,只是派儿子上朝代为奏谢。

这一下乾隆的火气就上来了,感情你昨天求我的时候能亲自来,今天履行谢恩的程序自己就不能来了,你这是不讲武德、不尊重皇帝呀。

更要命的是,乾隆发火的事还被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及时泄露给了老师,张廷玉因此是急忙上朝谢恩,这一下就更让乾隆深切感受到了这位老臣的能量,尤其是张廷玉还给乾隆提过自己退休之后由汪由敦接任大学士之职的建议。

于是,乾隆就直接削去了张廷玉的伯爵对其予以惩罚,其门生汪由敦也被罢去了协办大学士及尚书的职位。

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皇长子定安亲王永璜去世,初祭刚过张廷玉就提出要南还的请求,乾隆当时是大怒,认为张廷玉此举是没有人心的行为,因为,张廷玉曾做过永璜的师傅。

在丧子之痛的作用下,乾隆最终对张廷玉来了个彻底否定,表示:“自朕御极以来,伊不过旅进旅退,毫无建白,毫无赞勷。”

在乾隆的眼中,张廷玉不过就是一个秘书。

图片

张廷玉被乾隆敲打

图源/剧照

最终,张廷玉被剥夺配享太庙的待遇,随后乾隆又革去他的大学士衔,甚至连张廷玉此前接受的赏赐也一并被追回,张廷玉在晚年遭受了连续的打击。

乾隆二十年(1755),张廷玉去世,不过,乾隆还是遵从皇考的意志将张廷玉配享太庙。

除了以鄂尔泰和张廷玉为代表的重臣,宗室问题也曾是乾隆皇权的威胁,典型就是弘皙案。弘皙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被禁锢于咸安宫,雍正即位之后封弘皙为理郡王,雍正六年(1728)进封亲王。

当时,在弘皙的周围聚集了一群政治上失意的宗室成员,比如,弘升、弘昌、弘皎、弘普等人。

由于弘皙长期对他的父亲胤礽失去太子之位一事耿耿于怀,行为乖张,甚至在乾隆四年(1739)八月乾隆过生日时还给皇帝进献了鹅黄肩舆一乘,当时乾隆就心想,感情我要是不接受的话你拿回家就自己用了?

最终,弘皙被宗人府治罪,被永远圈禁于景山东菜园,革除宗籍。

作为这帮失意宗室的后台的庄亲王允禄也遭到了停止双俸,罢去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和都统之职的处罚。

乾隆通过处置弘皙和允禄也解除了来自宗室的权力威胁。

总之,雍正朝主要是皇权和宗室之间的矛盾,而乾隆面对的主要压力却来自朝中大臣,但乾隆却通过对张廷玉和鄂尔泰的敲打向天下人展示了自己的霹雳手段,及时树立起了作为皇帝的绝对权威。

当来自朝臣和宗室的威胁都被乾隆所消除之后,其皇权也就得以集中,乾隆政治也就能顺利得以施行。

只能说,作为帝王,乾隆的帝王术是一点也不次于其皇祖和皇考,算是皇帝群体中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

推荐阅读:

前秦之亡,大体如此

元朝之亡,大体如此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